《小括号》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小括号》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章“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中第3节“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例3。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编排的。教材由实际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用算式表示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引入小括号,体会小括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明确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基础、心理特征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让学生经历没有小括号时出现的矛盾,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
考的方法。
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和一年级学生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并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已具有认识和应用数字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但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像或实践操作。所以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只要学生知道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会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口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试题即可。
五、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根据这一理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探究、适时指导评价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征出发,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掌握新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通过帮小动物上火车来复习加减混合,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板书:从左往右的顺序)
(二)尝试探究 获取新知
1.创设情境,提供研究素材: 给出熊大熊二种树图,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1)让学生了解情景(有10棵树苗,先种2棵,再种3棵。)
(2)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情景提出一个问题吗?
(学生汇报)并能将条件与其他同学的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课前预设学生答案:1、一共种了几棵? 2:还剩几棵树苗?
(设计意图:学生对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两次种树的直观操作,为学习新知提供研究的素材,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2.动手操作 交流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的素材应当在反映数学本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以利于他们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获得信息后,提问:要求“还剩多少棵”,通过动手操作再现问题情境,确定解题思路 。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的方式探寻解决“还剩几棵”的方法。然后和同桌交流你是怎么做、怎么想、怎样列式解决的。学生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10-2-3=5(棵),让学生说清怎样计算10-2-3=5.先算减去2棵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棵后还剩多少。这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连减,让学生说清楚它的运算顺序,体会不含括号的算式,从左往右运算。为后面含括号的算式的运算做铺垫。
第二种思路:2+3=5(棵)10-5=5(棵)先算一共种几棵,再算还剩几棵。(找2-3人回答),在学生回答时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思考,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将现实情境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结合情境先确定运算顺序,为小括号的引入作好充分的准备。)
3.认知冲突,理解括号意义
如果将第二种思路分步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应该怎样列式呢?先让学生尝试自己想、自己写,教师巡视。然后提出问题10一2 + 3 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表示先计算2 + 3吗?为什么?所以,学生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 + 3 这里添个符号,说明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和已有的认知经验,围绕“10一2十3能先算加法吗?”进行讨论,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